肝转移性恶性肿瘤病发率较高,其病发率与原发肿瘤的类型及临床分期有关.大多数肿瘤是经肝门静脉、肝动脉转移到肝脏,但胃、胰腺、卵巢和子宫肿瘤也常经淋巴道转移.部份邻近器官如胆囊、肾脏、胃、结肠等肿瘤可直接侵犯肝脏.超声诊断转移性肝肿瘤有很大的发展.
转移性肝肿瘤早期无明显症状。出现临床症状时与原发性肝癌类似。少数病人首先发现肝内的转移病灶,而原发肿瘤很小,不容易发现。
超声诊断:2维超声
(1)直接征象:转移性肝肿瘤1般表现为肝内多发圆形或类圆形肿块,边界清楚。肿块内部回声因肿瘤来源、成份结构和坏死程度不同而有很大差别,可分为高回声、低徊声、等回声、无回声和混合回声型。
①高回声型:最为多见。原发于消化系统的肿瘤(特别是结肠癌)、较大的转移瘤、放疗或化疗后的转移瘤多表现为高回声型。高回声型结节回声常比血管瘤高,内部回声不均匀,周边可见声晕。典型的肝转移瘤表现为“牛眼征”或“靶环征”,即癌内部呈高回声,周围可见1宽0.5~1CM较厚的低徊声晕,有时高回声的中央还可见低或无回声区。肿块1般无侧方声影,后方回声无明显增强。
②低回声型:常见于乳腺癌、小细胞肺癌、胰腺癌、平滑肌赘瘤、黑色素瘤和某些淋巴系肿瘤的肝转移。另外,在脂肪肝基础上产生的肝转移瘤也多表现为弱回声型。此类型肿块常常较小,内部回声较低,超声诊断转移性肝肿瘤,边界清楚,也可有声晕。
③等回声型:肿块的回声与正常肝实质类似,容易漏诊。但肿块周围可有弱回声晕,附近血管可受挤绕行或中断,须仔细视察。
④无回声型:较少见。多见于淋巴瘤、黑色素瘤或囊腺癌肝转移。肿块回声极低,类似肝囊肿,边界清晰,但没有薄而亮的囊壁。
⑤混合回声型:可见于有分泌功能的肝转移瘤,如来源于胃肠道的粘液腺癌、胰腺的内分泌肿瘤、肾上腺肿瘤等。肿块体积较大,其内回声明显不均匀,超声诊断转移性肝肿瘤,可有液化坏死或钙化斑。
除上述表现为肝内多结节肿块外,尚有少数转移性肝肿瘤表现为肝内单发肿块、弥漫浸润、直接浸润。弥漫浸润型转移瘤肿瘤无明显肿块,仅表现为肝脏回声增粗杂乱,散布不均匀,声像图表现与其他肝脏弥漫性病变如肝硬化等类似,极易漏诊。
肝肿瘤:http://ganai.999ask.comgzl.html
相关新闻
上一页:请问专家什么是亚临床肝癌?
下一页:肝癌手术后患者如何做好护理呢?
相关问答